2007年10月28日星期日

出山店水库(4)

我国在水利工作方面一直是重工程、轻生态的。建国以来,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建了多少水利工程?有多少真正发挥效益、造福一方百姓?一说发大水,就想到要筑坝拦洪,为什么会形成水灾,造成巨大损失呢?因为没有上马水利工程。其实就消减水患来说,拦洪不如泄洪,筑坝不如疏挖河道,增加行洪能力,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疏挖淮河直至入海,彻底解决问题?如果你真是专家,了解淮河流域的水文地理地形,会知道这种想法看是妙计却是行不通的。

    对水利工程的宣传上,这几年还好一点,以前河流上每建一个水库,不都是宣传平息水患等如何如何:三门峡的高峡出平湖、葛洲坝防洪、发电、航运,现在看来远不是当初说的那么回事,包括你列举的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范例三峡工程,也是有诸多争议的,很多的工程都是领导想当然专家就说可行,地方想套钱就得上工程.水利工程也不例外!我的帖子并没有说出山店工程该不该上,而是说它上不上和今年的淮河水没有必然关系,你列举的一些调度计划数据,是理想数据,已建成的水库,他的库容、运行水位都是有诸多限制条件的,何况一个没建成的水库?如果你真是从事水利工作的人,应该知道水利工作的实际精密程度。

    在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地区,是分雨旱季的,人们为什么不筑坝蓄水呢?欧美发达国家河流也不少,水能也丰富,每年也有灾害,为啥筑坝越来越少,甚至立法禁止在河流上筑坝呢?---除了实际的需要外,还有一个观念问题!

0 条评论:

发表评论

订阅 博文评论 [Atom]

<< 主页